3D打印技术助力云冈石窟复制成功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14日

最近,18号洞云岗石窟在山西大同市,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复制。从数据采集到各个模块的组装,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年零9个月。这是继成功复制2号洞和12号洞之后的第三个复制洞。复制的石窟高17米(56英尺),宽22米(72英尺)。它的材料具有防潮、阻燃、防腐、防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组合方式,石窟运输方便。

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
事实上,这项惊人的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文物的修复和保护。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另一方面,它也引发了争议,因为一些人认为它可以被滥用来制造假币。

3D打印在世界范围内应用于文物修复


帕尔米拉古城拥有许多古代建筑和雕像,是中东地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它被ISIS恐怖分子摧毁,古老的建筑和纪念碑成为废墟。2017年,一些环保人士重建了这座城市的3D打印模型,以抗议这种破坏行为。更重要的是,一些来自罗马的修复专家利用这项技术成功修复了两座受损的石灰石雕像。另一次修复发生在英国。英国联合米特诺的许多重要化石被盗,伯明翰大学的专家设法打印了这些丢失的化石。

除了文物的修复,一些博物馆还使用该技术打印历史文物的副本,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例如,2015年,挪威国家博物馆复制了欧洲大移民时代的一把剑。游客可以把手放在上面,而不是远远地看。

复原或伪造


当3D打印技术应用于文物修复时,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因为一些人认为3D打印技术使得仿冒更加容易。这种担心是合理的,因为副本与原件有很高的相似性,很难区分它们。

这项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没有错,但人们应该用正确的方式使用它。3D打印技术的成熟无疑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一个好消息。许多珍贵的文物得以保存,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丢失的文物。然而,如何防止假货泛滥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你的意见是什么?你支持用3D打印技术修复文物吗?你可以在我们的社区里投票或看到其他人的想法。

  • 问问题
    问题摘要(100字)
    详细信息(可选)(2000个字符)
    的名字 国家 电子邮件

Baidu